【四】当我站在逆光中─青空
仅举向书语为例,因为她是主角,而且正因为她是主角,刻划不深刻的问题在她身上相对显得最严重。向书语作为主角,还是主要视角叙述者,在长达七万字的篇幅中,我作为读者对她的内心活动竟然如此不明了。在总T感想时,我曾提到本作无法引起我感情的波动,其中最直观的因素便是来自无法与主角内心产生共鸣。 一言以蔽之,问题的症结点在於角sE的行为与「促使她如此行动」的内心无法连结在一起。 正面举例例如第一章中,薛书海惹哭向书语,向书语表现出的行为是:忍住爆发的冲动、扬起营业用笑容、勉强b回眼泪,她会有这些表现是由於薛书海的话让她想着「或许薛书海说的没错……也会为了这种话感到受伤啊」,整个串连起来合情合理。至於负面举例就多多了,事实上在前一项关於剧情流畅度分析中已经提到不少。 就总T来看,本作关於内心刻划最大的缺失之处,就是「向书语对排球的心态」。在剧情分析时曾经提过,这是本作最大的事件,正因如此,同时也是最能刻划向书语内心的事件,可惜很多关键之处都缺少描述,导致我对向书语的心态还是不甚明了。以两个原因来说明: 1.前提没有建立 首先我必须说,关於向书语的心伤,作者描写得相当细致生动,从她听到「排球」两字就出现的防备心态、被邀请担任球队经理时瞬间翻脸、双眼无神地在好友面前流泪、语带踌躇地寻求另一位好友的意见,最後淡然地对骆承昊述说过往,我认为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向书语对排球的心情,然而,这终究只是「果」,「因」没有被建立起来,Ga0不懂怎麽推演到「果」,自然难以产